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马伏波井简介
马伏波井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城区南面的十所村。马伏波井西北面是海南东方工业园区,南面是东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道熙墓和不可移动文物罗氏祖墓、罗日寿墓等,北面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仕信夫妇墓和不可移动文物王氏祖墓、秦邦豪墓、秦珵墓和符氏飞来始祖墓等。古代的官道从马伏波井的西面30米处经过,自唐宋以来就是大南驿和十所铺,是古代海南重要的驿铺。
十所村共有一千七百多户,七千多人口。村民操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的军话方言,是明代形成的汉族护卫所军户遗民后裔。村民从事务农、经商和工程机械等事业。
村民世代饮马伏波井甘泉
马伏波井和十所村委会仅有一墙之隔,也就是十所村的东南面。马伏波井占地约1244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园里有2棵百年酸梅树,分东西各一棵。井就在园中间。在井的南面立着三块碑,东西各立一块,记载重修汉马伏波井记。中间一块写着“汉马伏波之井”,井四周绿树成荫,花草林木围满井园。记者在现场看到,此井为钢筋水泥大圆井,井口直径2米,深4.25米,井围高0.5米,井台半径宽度4.8米。井旁有亭,亭中立有清乾隆辛巳年冬(1761年)琼镇都督山右解逊题的“马伏波井”碑。
据王先生说:这口井他们全村人祖祖辈辈都喝这口井的水长大,井水夏凉冬暖,清润甘甜,特别是一到夏天,村里的小伙子、老人都喜欢到井边来乘凉。陈先生说:近年村民的腰包鼓了,政府也把自来水管拉到各家各户,村民也就很少喝马伏波井水了,但偶尔也来喝,因为井水清甜,无任何污染,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几口水缸,每天早上烧饭的时间,饭一熟都喜欢从水缸里舀一瓢井水放到粥里,这样米粒不容易烂,而且饭又鲜。因为夏天村民都喜欢喝粥,既解渴又充饥,这都是因为这口井的水甜。
东方儋州均有“马伏波井”
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伏波井的来历,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又来到东方市文物博物馆采访了秦魏馆长,秦馆长说:据文字记载,马伏波井位于东方市西部,十所村古属儋耳郡领地,汉代属九龙县,隋代改称感恩县。十所村是明代卫所制度的产物和遗留。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设海南卫昌化守御千户所,在感恩县境内遥辖设立了三百户、八百户所和十百户所。十所村即由十百户演变而来。以十所为村名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今已有623年历史。
经查考校正史和方志,如《汉书·马援传》、《后汉书·马援传》、《资治通鉴·马援传》等正史,皆未记载马援曾到过海南。《后汉书·南蛮传》叙马援平定二征事,根本与海南岛不相干;《晋书·地理志》所述“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亦指二征叛乱所及的交趾及九真一带,与隔海的珠崖无涉。明《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皆未曾记载感恩县有马伏波之井,但记载了十所屯、大南屯和大南村(在十所村西南面,与今村相连)、小洲塘港、小洲塘军堡、大南港等古迹,可见当时并未有马伏波之井一说。
十所村传说有“汉马伏波之井”,始于清代乾隆年间。但传说中的汉井在今十所村南古井一带(即古代大南村、明嘉靖年间废)。唐胄的《正德琼台志》卷六《山川下·岩峒井泉附·自儋州至感恩》有按语称“二伏波虽未至琼,然皆有功岭南,故俱德而祀之。”所以,十所村的汉马伏波井和儋州的白马井以及海南岛上各处存在的伏波祀、伏波庙、伏波井等,都是对汉代两伏波将军进行德而祀之的纪念性建筑。
汉马伏波井命名于清代
自明代海南卫昌化守御千户所十百户所设立后,在村东便有老马井,此古井是古代官道和驿铺旁的水井,至清代立“汉马伏波之井”是对伏波将军马援进行德而祀之。
秦魏馆长称:据《感恩县志·平黎》记载:“(宋)咸淳六年(1270年),琼黎犯边,以钦守马成旺征之。成旺与子抚机间关数十战,恢复省地。乃命抚机专管寄截黎出入,始不敢肆。”清道光《琼州府志·防黎》卷22的记载大致相同。《正德琼台志》卷第32《破荒启土》的记载较为详细,其云:“马旺,旧志作成旺。字功甫,世为宋襄岘名将。咸淳间守钦(州),六年,琼黎犯边,经阃荐任征讨事。八年黎平,诏就为琼管帅(即知琼州)。十所,以子抚机平崖贼陈明甫(汉族),功进二秩带阁职,后归元,拜宣慰使。景炎三年(即元至元十五年)冬,元平章阿里海牙略地海外,师驻于海北(即雷州半岛一带),闻琼乃旺旧部地,即同以偏师俱来,悉定琼、崖、儋、方、海牙既归,因留着守之。”
在南宋咸淳末期,感恩县至吉阳军一带是战乱频仍之地,军事活动自然很频繁。马氏将军父子对黎汉人民反抗斗争的军事镇压,又“世为名将”,使得马将军在这一带威名赫赫,犹如汉代征交趾定珠崖的马伏波将军,而马氏父子也喜好听到阿谀之辈们将其奉承为马伏波再生。进入元朝后,马成旺任海北海南道宣慰问使(从二品),官称都元帅镇守海南。其子马抚机又往来镇压黎汉人民的起义,于是,整个海南至处为其歌功颂德,将他们誉为马伏波。他们的驻军之处也许曾开凿水井以供兵马饮水,也许曾开垦田地以补充军粮,随着年代的久远,这些井田便讹传为东汉马伏波所凿开的了。
王佐和唐胄就否定东汉马伏波曾至琼,所以在《正德琼台志》卷第33《名宦》中指出:“如新息(指马援),则有传未尝书其至琼,所谓调立城郭、置井邑,盖亦威命远及尔。”总之,南宋将军马成旺、马抚机父子长期在感恩县境内从事军事活动,古代由昌化经感恩去崖州的官道,也经过大南村,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与大南村有关系。
获誉天南第一泉
秦馆长说:马伏波井是为纪念有功德于岭南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而“德而祀之”之井。此井又称老马井,是古代感恩八景之一的“天南第一泉”。自唐、宋以来往南去崖州的官道,从此井西面数十米处经过,在其附近有大南驿和十所铺等古迹曾存在,此井应有一千多年历史。可以断定,宋代的卢多逊、赵鼎、胡铨,元代的王仕熙等被贬崖州的历史名人曾停留于此,饮此甘泉。明代的王佐、清代的范时捷(琼州总兵官)去崖州时也曾在此宿驿。此井此地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
1962年2月8日,郭沫若、田汉慕名来此考古题诗后,马伏波井便声名传扬海南,成为琼西南地区的风景名胜。世人到此游览,必然会追想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定珠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统小邦成大邦的历史功绩。同时,也为研究明代海南卫所制度的历史和东方市军话民系村落的形成、演变、发展等历史,提供了珍题的实物资料。
唐之莹题诗:
平蛮老将马文渊
掘得天南第一泉
夏日常清能解渴
冬寒仍暖似烹鲜
波澄琼岛思流万
郡置珠崖世阅千
莫怪士民深感戴
修祠结社祀年年
郭沫若题诗:
水泉清冽异江河,古井犹传马伏波。
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
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倍知水味甘。
十所于今沾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
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以上止朝饥。
功成人竞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王者之师谁嗜杀,汉廷误把二征诛。
祀征祀马皆民意,各有千秋莫漫诬。
本网声明:海南农村网行政村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有误、不希望本网刊载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网核实后将立即撤除。来源为本网的,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和发表。
责任编辑:NO924
上一篇: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小岭村简介
下一篇: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皇宁村简介